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文件
  •  索 引 号:08910367E/2024-00174
  • 公文种类: 通知
  • 文       号:阿府发〔2024〕4号
  • 发布机构:阿坝州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24-05-22
  • 成文日期: 2024-05-22
  •  有 效 性:有效

阿坝州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23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动态更新成果的通知


阿府发〔2024〕4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卧龙特别行政区,有关单位: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根据国家、省2023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十四五相关规划,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建立与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我州对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进行动态更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情况

(一)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最新成果,将全州行政区域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划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共60个环境管控单元。

1.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全州划分优先保护单元26个。

2.重点管控单元。涉及水、大气、土壤、自然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重点管控的区域,全州划分重点管控单元21个。

3.一般管控单元。除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他区域,全州划分一般管控单元13个。

(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管理要求,结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实施情况区域环境特征、最新管控要求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全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进行了联动更新制定了更为完善和准确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二、主要任务

(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县(市)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融入行政决策和实施过程,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资源开发、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选址中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引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全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不突破,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作用,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推动实现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加强分区管控成果在生态、水、大气、土壤等要素环境保护管理中的应用,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协调联动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严格空间管控、环境准入、执法监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原则上保持稳定,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情况每5年进行定期调整。5年内,因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等发生重大变化确需更新调整的,按照国省有关要求和程序开展更新调整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重要意义,常态化推进共享共用、调整更新、监督落实等事项,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有序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刚性约束。

(二)强化部门联动。生态环境部门要统筹做好全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编制实施的组织协调、管理应用、动态更新等工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职责职能,在制定行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和规划时,应做好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充分衔接,共同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

(三)强化工作保障。州、县(市)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资金保障,强化能力建设,保持相对稳定的管理技术力量,确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评估、更新调整和信息平台数据应用维护等工作有效开展。

(四)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评估和监督机制,将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考核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不力、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责问责。

(五)强化宣传引导。结合我州实际,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全州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1.阿坝州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

2.阿坝州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汇总表

3.阿坝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总体管控要求

阿坝州人民政府

2024522


附件1

阿坝州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


附件2

阿坝州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汇总表

县(市)

优先保护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一般管控单元

城镇重点

工业重点

马尔康市

2

1

0

1

金川县

2

1

0

1

小金县

2

1

0

1

阿坝县

2

1

0

1

若尔盖县

2

1

0

1

红原县

2

1

1

1

壤塘县

3

1

0

1

汶川县

2

1

4

1

理县

2

1

1

1

茂县

2

1

1

1

松潘县

2

1

1

1

九寨沟县

2

1

0

1

黑水县

1

1

0

1

合计

26

13

8

13

21

60


附件3

阿坝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总体环境管控要求

一、阿坝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总体管控要求

总体管控要求

阿坝州

1.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重点推进若尔盖县等区域退化草原的生态治理与恢复,巩固提高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等生态系统功能,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2.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鼓励尾矿综合利用。

3.合理引导控制生态旅游开发活动和规模,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4.合理引导控制畜牧业发展规模,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及划区轮牧制度。

5.优化重大工程项目选址选线,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6.严把岷江流域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加快推进岷江沿岸产业布局调整,严控沿江现有工业污染物排放和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7.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8.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二、阿坝州各县(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总体管控要求

县(市)

总体管控要求

马尔康市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强化茶堡河等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2.合理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

3.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4.规范锂矿开发活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鼓励尾矿综合利用。

5.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金川县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

2.优化重大工程项目选址选线,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3.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4.规范锂矿等矿山开发活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鼓励尾矿综合利用。

5.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小金县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

2.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3.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4.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阿坝县

1.加强基本草原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巩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2.高质量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合理控制畜牧业发展规模,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及划区轮牧制度。

3.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4.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若尔盖县

1.加强基本草原保护,推进退化草原的生态治理与恢复,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严格保护湿地泥炭资源,巩固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固碳功能。

2.高质量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合理控制畜牧业发展规模,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及划区轮牧制度。

3.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4.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红原县

1.加强基本草原保护,推进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

2.高质量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合理控制畜牧业发展规模,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及划区轮牧制度。

3.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4.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壤塘县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

2.高质量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合理控制畜牧业发展规模,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及划区轮牧制度。

3.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汶川县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环境质量提升。

2.推进铁合金、工业硅、铸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

3.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4.加强紫坪铺水库水环境安全保障。

5.严把岷江流域项目环境准入关,加快推进岷江沿岸产业布局调整。

6.加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鼓励尾矿综合利用。

理县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

2.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3.引导盐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4.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5.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茂县

1.推进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

2.坚决遏制两高行业盲目发展,加强高耗能行业大气污染防控。

3.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4.推进电石、盐化工、工业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

5.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松潘县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

2.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3.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4.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九寨沟县

1.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创建成果,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加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治理,不断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和防灾减灾能力。

3.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4.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5.严格新建矿山开发项目准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矿山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

6.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黑水县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

2.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3.加强水电行业管理,落实小水电整改要求。

4.补齐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