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阿坝要闻

初心,从这份“成绩单”中读懂

发布时间:2021-01-12 10时57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记者 哈斯满唐冲

1月10日上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马尔康开幕。

州长杨克宁代表州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听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说感慨万千,一点儿也不夸张。

回顾过去几年,我们感慨万千,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成绩来之不易;着眼当下,我们感慨万千,今年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瞩目未来,我们感慨万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阿坝重任在肩,奋斗无穷期。

在万千感慨中,代表委员们告诉记者,他们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份倾注为民初心的“成绩单”。

人物名片:王齐州政协委员

关键词:城镇绽新颜 群众焕发精神美

聆听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的成就令人欢欣鼓舞,“十四五”的发展目标具体明晰,整个报告求真务实、重点突出,处处体现着阿坝改革创新、永不服输的时代精神,美丽新阿坝正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现实模样,让我们对阿坝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这几年,我所在的汶川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显现,城镇的功能、品质和形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集自然美、经济美、城乡美、生活美、人文美于一体的“无忧城·慢生活”呼之欲出。汶川有“大地震遗址、大禹故里、大熊猫”,这也让汶川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持续发出“三束光”,即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标注的家国情怀之光,大禹精神、古羌文化标注的历史文化之光,熊猫家园标注的生态文明之光。丰富的旅游资源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目光锁定在汶川,当地老百姓也因此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如今,经过灾后重建,我们汶川人民有了好房子、好身子、好日子,但我们从来没有忘记党和国家的恩情,勤劳、善良、感恩、奋进成了我们汶川人的一种精神。

人物名片:索郎泽仁 州政协委员

关键词:乡村振兴带来传统乡村的美丽蜕变

我所在的若尔盖县求吉乡麻藏村,是一个平均海拔3000米,年平均气温5℃,地势偏远,基础建设落后的藏族村寨,森林和草场广袤,全村退耕还林面积大,耕地面积较少。在没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前,村里的路面坑坑洼洼,村里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很糟糕,生活垃圾乱堆乱丢,现在村民的意识提高了,都能自觉的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如今,麻藏村旧貌换新颜,已建成村硬化路,还建起了卫生室、文化室,电信、移动、电视网络覆盖全村,村民们都喝上了自来水。

乡村振兴使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山野岭变成了群众发家致富的温床,狭窄的泥巴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电脑、轿车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村容村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面貌焕然一新,精神振奋、笑声朗朗……

人物名片:康卓玛 州人大代表

关键词:脱贫攻坚完美收官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州13个县(市)、606个贫困村提前一年摘帽退出,10.38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4.5%降至0,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创造了我州脱贫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成色最足的奇迹。

“十三五”期间,我州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名州人大代表,我切身感受到黑水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村都通了硬化路、有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了公共厕所,我所在的维古乡维古村搭上脱贫攻坚的快车,真金白银的获得感,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让奋力改变贫困面貌的群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起点,我们将接续奋斗,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阿坝发展越来越好、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感言:

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不懈追求。翻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民生的内容贯穿始终,占了很大篇幅,既有累累硕果,也有铮铮诺言。我们欣喜地看到,“民生”是高频热词。基层代表委员得到更多的“发声”机会,传递百姓的诉求和心声;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开门见山,直面矛盾,回应群众的现实关切;一件件反映民生难事的议案提案得到及时办理、有效解决;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投入逐年增加,规划的民生工程越来越细、越来越实……

五年民生“成绩单”,不改为民初心。回望“十三五”,生态建设成绩斐然、经济发展质效双增、脱贫攻坚完美收官、社保水平全面提高、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全州各族群众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的“成绩单”,提振了信心、彰显了初心、温暖了人心,会场内外汇聚更多智慧与共识,助力我们在追梦路上不断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能够始终坚持“为民”初心,不动摇、不懈怠,定能在充满光明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阿坝的征程中写下新的伟大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