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攀
与省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及医疗机构,签署共建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医疗高地等4项合作协议;奖励医疗卫生工作突出贡献院长(书记)、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先进个人;建立规模超2000万元的“阿坝州困难农牧民群众大病救助基金”和“阿坝州困难干部职工大病救治互助基金”……
近期,阿坝州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大招”频放。
在阿坝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阿坝州委书记徐芝文解读其中用意——要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州域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加快建设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医疗高地,尽最大努力让广大群众有病能看上、健康有保障。
引入多方力量,补上医卫短板
地处川西北高原的阿坝州,位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处。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烈等自然条件,在给当地带来独特自然风光的同时,也造成大骨节病、白内障、包虫病等疾病高发,不少农牧民群众的健康面临挑战。
若尔盖县农民康太曾受大骨节病折磨,尤其是干完重体力农活后,疼痛会加剧,“回家只能靠双手吊着东西才能勉强走动。”此前,当地没有开展相关手术的能力和条件,直到德阳市“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到来,帮扶医生周宇为康太解除了病痛。
如何进一步提升地方病的治疗及预防能力?在阿坝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召开前,阿坝州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如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骨科医院分别与阿坝州签订传染病地方病防控体系建设合作协议、推进骨科诊治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指向性十分明确。
“以包虫病综合防治为例,我们将合力实施阿坝州包虫病防治项目,建设包虫病网络实验室。”阿坝州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期还将在壤塘县包虫病综合干预区项目基础上,申请新增包虫病综合干预区项目。
虫草、贝母等药材丰富,藏医、羌医各具特色,是阿坝州医疗卫生事业的一大特点。阿坝州与省中医药管理局签订了推进中(藏羌)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从加快推进中藏羌医药事业发展、做优壮大中藏羌医药产业、传承弘扬中藏羌医药文化3个方面明确了合作内容。
该协议明确,将支持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川贝母(松贝)、羌活、若尔盖大黄等道地中药材种植。
留住医疗人才,提升保障水平
在此次阿坝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激励”环节。
其中,突出贡献院长(书记)、优秀学科带头人每人获得激励金5万元,人民满意医务工作者每人获得激励金1万元,人民满意村医每人获得激励金2万元。
激励标准既重医术,也重仁心。如已在壤塘工作21年之久的壤塘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张志芬,因数次在深夜前往偏远乡镇救助高危孕产妇,在此次激励中获得人民满意医务工作者称号。
这一环节,也是阿坝州针对医疗卫生事业专业人才严重不足这一问题“对症下药”。据统计,阿坝州医疗卫生系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仅占0.25%,儿科、口腔、麻醉、精神等专科医生严重匮乏,医疗人才流失较多。
除了激励外,此次会议还明确,将通过交流任职制度、“雪莲花”头雁行动、安家补助、人才公寓等保障措施,从配强书记院长、培优业务骨干、建好基层队伍层面,全方位建设医疗人才队伍。
当前,汶川县正着力建强阿坝州区域医疗分中心。“对引进的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将提供事业编制、科研启动经费、免费住房。”汶川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引进的学科带头人,除享受州、县人才引进政策外,医院还将根据签约服务年限给予奖励,除工资绩效外,还将每年度给予税后12万元人才生活补助。
优化服务体系,激活体制机制
锚定建设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医疗高地这一目标,阿坝州明确了“一年补短板、三年强基础、五年大提升”的推进节奏,“把医疗硬件设施短板补起来、医疗技术服务整体水平提起来、各类优质医疗资源聚起来、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活起来。”阿坝州相关负责人说。
在当天的会议上,阿坝州与省卫生健康委签订了共建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医疗高地合作协议,双方将合力优化医疗空间布局:构建以阿坝州人民医院为核心,汶川县人民医院(州第二人民医院)、州林业中心医院为重点,小金县、阿坝县、松潘县人民医院为片区医疗中心,其他县(市)人民医院为基础的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式医疗体系。
在这份协议中,双方还将合作完善阿坝州医疗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当前,全州仅有6家医院接入‘5G+医疗健康’平台,近一半医院没有实现网络预约诊疗服务。”阿坝州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在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四川省互联网总医院阿坝分院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融合建设将加快推进,开发集成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影像、远程检验等综合功能,健全多级联动的远程医疗服务机制。同时,省卫生健康委还将引导省内高水平专家常态化提供远程诊疗业务,提高农牧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此外,阿坝州还将从城乡医疗融合、疾控机构提档升级、妇幼健康保障体系完善、旅游医学救援体系完善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区域医疗的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