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政务联播

张通荣:担负时代新使命 再谱汶川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0-11-25 10时56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担负时代新使命再谱汶川新篇章

——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

■记者 杨骁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总结“十三五”成果、谋划“十四五”发展,近日,记者就围绕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专访了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

记者: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定汶川县为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两年多来,汶川县是如何突出河谷治理、南向融合、转型示范等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果蔬、康养度假、绿色工业、羌文化、物流集散等产业,建设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地的?

张通荣: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把汶川的发展定位为全州东南绿色经济先行区。在这一目标下,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汶川始终抓住人民群众这个基本点,让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州委的决策部署。提出“县为民造福、民为县立业”的汶川价值观,让干部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与州委精准对接,积极投身东南绿色经济先行区的建设热潮,让党员干部在建设过程中敢于担当、敢于破局、敢于作为,不断增强汶川在后续发展中的内生动力。第二,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思路,持续为汶川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创业基础。在工作基调上,始终坚持生态抓示范、经济抓转型、民生抓投入、党建抓质量、稳定抓协同、属地抓统筹,进一步确保了州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汶川落地落实。主动融入、主动贡献、主动服务,着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县立足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的发展定位,依托“生态本底、熊猫国宝、气候条件、交通保障、旅游要素”等汶川特色优势,阐释“乐活、环保、休闲、养生、静居”慢生活十字内涵,以“两大目的地+两大内环线+文旅小镇”建设为主要抓手,全力推进灞州特色体验式文旅小镇、威州新时代无忧城、绵虒夜生活美食娱乐文旅小镇、映秀特色培训小镇、漩口水生态文明型文旅小镇、水磨主动健康小镇、三江慢生活度假小镇、卧龙耿达熊猫文化经济带,加快推进南部避暑、北部冰雪“两大胜地”建设;着力绿色百亿工业园区建设,对桃关、漩口等原有工业园区进行提档升级,加速推进七盘沟中小微绿色工业园区建设,投入资金建成川青甘高原物流产业园区,将于近期开园;致力于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南部以笋用竹、林下中药材、枫香树等六个一万亩基地建设为抓手,北部以“无忧·花果山”等为抓手,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第三,建立推动工作落实机制。一方面,提出关键管理理念,通过弄清汶川的关键目标是什么、关键的人群是哪些、实施工作的关键路径是什么、关键的举措是什么、关键任务是什么,让所有干部群众明确关键管理是统筹汶川一切工作的重大基础;另一方面,率先把村干部的考核以及引领群众创业的价值认同也纳入目标绩效考核,通过充分发动群众,理清思路和完善规划,以跟踪、追溯和闭环式的管理方式实现州委的决策部署在汶川生根落地、开花结果。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十三五”以来,汶川县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张通荣:“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以来,汶川聚焦生态、发展、民生、稳定、作风“五个关键”,在中央、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坚持“经济抓转型、民生抓投入、稳定抓协同、党建抓质量”的工作基调,进一步彰显“县为民造福、民为县立业”的汶川价值观,进一步构建“我为汶川、汶川为我、身为汶川人、乐在汶川中”的共同精神家园。

“十三五“期间,在多次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连续4年被省里表彰为县域经济工作先进县,在全州目标绩效考核中连续4年取得先进等次,并荣获全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十三五”期间,汶川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56.65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72.64亿元,年均增长4.0%,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7177元和11118元增加至2019年的34672元和14847元,年均分别增长8.4%和10.1%。在产业培育上,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16年的6.3:66.0:27.7到2019年的14.8:43.3:41.9,产业层次不断升级,特别是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攻坚全县经济转型、自然灾害、疫情等实际困难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在民生改善上,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1288户、4053人退出,顺利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最近两年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中,使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极大提升,感恩情怀得到极大培育,文明素养和健康素养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彰显,全县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安全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在创新引领上,在全国首度发布了熊猫指数,全县居民健康状况综合得分91.76分、居民总体幸福感得分89.87分,全县民生事业阔步迈进;在党建提质上,政治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汶川按照州委“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要求,持续实施“户户入·入户户”,实现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深度融合,和谐、向好发展。

记者:就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州委十ー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一增一减、高质量发展”要求,“十四五规划”汶川县将如何“起舞”?

张通荣: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一增一减、高质量发展”的精密部署下,我们就如何做好“十三五”和“十四五”衔接、做好“十四五”布局作了充分思考。汶川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的召开,初步谋定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路径,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方向,即“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推进汶川第三次创业”,重点把握几个关键工作:生态环境高颜值、生产发展高效能、生活环境高品质、基层治理高效率、党的建设高质量。第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搭乘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的东风,把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从原来的“脱贫”转向“乡村振兴”,再由“乡村振兴”转向“农村全面小康”。第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汶川落地,通过教育引导,不断增强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第三,思考谋划好汶川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先人一步的问题,利用好汶川的自然优势、交通优势、地缘优势以及汶川群众祈盼发展的意愿,推动全县上下争先创优,使汶川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向中央、省委、州委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在“十四五”谋划中,汶川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细致的考虑规划,提出了以汶川第三次创业为契机,推动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回答好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什么是包容式成长。第一,汶川的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全省、全州的平均速度。第二,切实解决好汶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第三,以“无忧地·慢生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为总抓手,不断放大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阿坝州南大门、成都“1小时”经济圈等地缘优势,放大文旅“三束光”“汶川三宝”“汶川六景”等品牌优势,补齐业态、政策要素保障、宣传营销等现实短板,进一步谋划重大项目强化支撑,将新一代汶川人的诉求作为发展原则,重点把握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三大领域,最终实现服务化转变、品牌化转变和个性化转变。

汶川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出台了《关于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推进汶川第三次创业的决定》,提出了“六大引领”和“八大工程”,对标州委提出的“6+N”高原特色农牧业体系、“5+N”生态工业体系、“1+6”现代服务业体系,县委提出了构建“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园三区一线+飞地经济”现代工业体系、“1+5”现代服务业体系。同时,围绕脱贫巩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基层治理、科教文卫等工作作了周密部署,以创建“无忧地·慢生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战略目标,加速实现汶川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