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之窗 / 工作讲话

吴立岩:学党史,悟思想,开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1-03-26 09时28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学党史悟思想

开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局面

州委副书记 吴立岩

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做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大指引,锚定“三农”工作的重心与方向。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的重大意义,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全力实现政治方向的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必须准确理解脱贫攻坚“战役”与乡村振兴“战略”转换的丰富内涵和正确方向,重点做到:巩固,通过5年过渡期,保障已脱贫群众有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后顾之忧。拓展,把脱贫攻坚成功的办法经验、有力的领导体制、有用的投资渠道,拓展到乡村振兴方方面面。升华,深入解决区域矛盾、城乡矛盾,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工农之间的平衡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阿坝。

二是全力实现工作重心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要紧扣“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我们不仅要做好鲜活经济,更要做强资源加工。通过突出市场引导、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推广成熟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和良种良法配套,支持创建更多农产品加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发展“6+N”高原特色农牧业,有效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打造优势品牌和产品附加值,让农业成为有奔头、高收益的产业。促进农村宜居宜业。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面子”,产业赋能才是“里子”。我们既要科学规划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特色文化旅游文化名镇(村寨)建设为抓手,在保存乡村风貌、乡土味道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面营造宜居环境,让农民休闲娱乐、文化生活有好去处;还要注重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以县域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城乡统筹、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发挥农业农村的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小康家园。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我们要统筹抓好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双丰收”。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着眼培养时代新人,全面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等素质,破立并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持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大力解决农村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让农民物质富裕、精神富足。

三是全力实现体制机制的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承上启下、相辅相成。我们要坚持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做好乡镇行政区划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为抓手,全面实现政策机制、治理效能的“起承转合”。衔接组织领导机制,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推进领导体制、工作力量和考核督导的有效衔接,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立组织有力、协调有效、落实有果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衔接规划实施机制,搞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和规划脱贫地区和非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规划,做到精准巩固、精准拓展,实现前后贯通、一抓到底。衔接政策扶持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临时特惠帮扶政策”向乡村振兴“常态普惠支持政策”转化,特别要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等政策衔接,激发乡村振兴主体和要素活力。衔接人才兴村机制,培育新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人才进乡返乡创业就业;发展农村生产性社会化服务,推动代耕代种、全托全管、统防统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对接。衔接农村改革机制,认真落实、谋划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重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用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衔接乡村治理机制,健全完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特别要从应对风险挑战上搞好有效衔接,健全农业农村防范应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突发社会公共事件风险的机制和能力,确保治理效能不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