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之窗 / 工作讲话

杨克宁:聚焦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 推动“十四五”时期稳州兴州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1-03-26 09时27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聚焦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

推动“十四五”时期稳州兴州工作再上新台阶

州委副书记、州长 杨克宁

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是“必由之路”

——基于阿坝生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大局高度来看,生态是稳州兴州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这既为阿坝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也提出了现实要求。我州地处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核心区域,全域皆属长江黄河上游水系,筑牢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安全责任重大。

——基于阿坝生态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从历史维度来看,生态是稳州兴州的基本前提。回顾阿坝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斗争史”。历经臣服自然的原始社会时期、角逐自然的农耕游牧时期、破坏自然的木材经济时期、利用自然的水电经济时期,最后到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时期,我们享受了大自然的无私馈赠,也历经了“5·12”“8·8”“8·20”等特大灾害下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因环境破坏给我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阿坝生态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从形势角度来看,生态是稳州兴州的最大优势。阿坝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宝贵的生物基因库,绿色农牧、清洁能源等生态资源价值高、禀赋好,高密度、高品位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更是驰名中外、享誉全球,我们拥有众多“走生态发展之路”的先决条件,这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同时,我州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病”地区,在守着绿水青山的情况下,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那么绿水青山不仅不能成为金山银山,反而很可能被污染、被破坏变成恶水穷山。

总之,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符合大势所趋、群众所盼,是我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必由之路。

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更是“艰难之路”

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阿坝生态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生态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坚持的过程。目前,我州仍存在“三难”问题,给稳州兴州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难以实现系统化保护和精准化治理,生态屏障建设面临艰巨任务。我州幅员面积辽阔、海拔高差较大、地形条件复杂、气候环境多样,境内大草原、大湿地、大森林、大峡谷、大雪山、大冰川、大湖泊、大江大河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对于人口不足百万的欠发达地区来讲,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之,我州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高发,进一步加剧了生态保护治理的艰巨性、繁重性。

二是难以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生态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州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优、效益不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率不高。工业方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较高,电力、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比重高达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足10%。农牧业方面,科技含量差、加工增值率低、规模效益不足。服务业方面,市场发育程度低,消费外溢现象突出,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现代物流、特色餐饮等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三是难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高效配置,生态惠民富民面临重重困难。全州生态资源分布不均,群众利用程度不一,部分地区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便捷快速的区位优势”,初步解决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的“船”和“桥”的问题,但个别地区由于思想观念落后、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等因素,生态资源利用、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产品供给等不足,通过生态增收手段单一、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亟待“创新之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着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之路。

一要全域统筹推动生态保护治理,确保生态屏障建设落地落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落实“一增一减”措施,扎实推进生态精准、科学、依法治理。要坚持精准治“污”。加快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分类管理国土资源并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强化城镇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入河排污污染等重点问题治理,适时启动城乡垃圾分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废“歼灭战”。要坚持科学治“灾”。持续抓好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加强自然灾害隐患应急排险和治理避险,深入推进“七大保护行动”和“七大治理工程”,持续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大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抗灾能力。要坚持依法治“乱”。实施最严环境监管行动,建立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长效机制,常态化、全覆盖开展“5+2”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乱采乱挖、乱占乱建、乱排乱倒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资源带走污染留下”“效益带走问题留下”等情况发生。

二要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培育壮大,确保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加快打造产业基础独特、区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要坚持一产“依托”生态。紧盯“6+N”特色农牧业体系,优化功能区布局,因地制宜打造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区、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区,同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和标准化生产体系,提升“净土阿坝”生态产品质量,巩固“净土阿坝”生态品牌优势。要坚持二产“服从”生态。紧盯“5+N”生态工业体系,持续优化水、风、光等清洁能源开发布局,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实用价值的工艺旅游产品,建设一批中藏羌药材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基地;引进符合生态定位的大数据、水制氢等绿色载能产业项目,加快工业经济生态化、绿色化、园区化转型升级步伐。要坚持三产“反哺”生态。紧盯“1+6”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文化旅游名镇名村等;坚持以旅游景区开发、旅游品牌创建、旅游环线打造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同步优化升级现代物流、休闲康养、特色餐饮等重点产业。

三要多措并举推动要素集聚循环,确保发展动能调整转换落地落实。坚持把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持续畅通经济循环和要素流动,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推动高效率项目投资。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投资,大力推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全面改善传统政府投资方式;推动项目投资向经济条件恶劣、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倾斜,持续改善发展基础和条件;大力提升“万亿项目储备库”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提升政府资金滚动利用效率。要打造高品质消费市场。加强品质化消费供给,塑造标识性消费场景,建设多元化消费品牌,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大力推动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削弱成都等中心城市消费吸附力;加快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鼓励垂直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要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用好驻外办事处和商会等平台,深化与对口支援、成渝等地区的战略合作,围绕数字经济、材料加工、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溢出和产业转移;支持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出口基地建设,扩大优势特色产品出口规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学党史、悟思想,我们一定能够汇聚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全力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稳州兴州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